公司动态分类
风景园林设计风格实用13篇

  风景园林实践在法国被认为是自然美与人类理性原则相结合的艺术,是文化的一种表达。诸如层次感、几何形态、比例尺度等价值观自然而然地在景观设计的手法中得到体现,这些原则也是法国风景园林的重要特征。也是文化价值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许多人完全相信自然中神灵的存在。这种价值观使得现在仍具有重要历史研究价值的罗马拥有大量的绿地空间、私人公园和城市广场。宗教活动对于法国早期风景园林设计活动同样具有重要影响。公元4世纪到5世纪,罗马帝国的统治终结,由修道士们修建,作为修道院中心的园林成为了中世纪园林的代表。这些园林被高高的灌木丛和建筑物隔绝,通过精心设计,严格遵循着秩序、几何形态和组织方式,沿袭了罗马时代的设计风格。广场通常被用来分隔成不同区域,在园林的中心放置一棵树,一片水塘或一口井,这样的设计传统且简单,同时也改变了原始植物种植的功能,将园林景观变成了一个冥思自然、救赎和净化心灵的场所。丽舍森林是其中一个典型的法国案例,并始终保留着原貌。

  随着时间的推移,不同的世界潮流影响着欧洲的发展历程。公元8世纪,阿拉伯人征服西班牙和西西里岛,园林的影响波及整个欧洲,但是法国风景园林受其影响并未持续很长时间。公元14世纪文艺复兴运动最先开始于意大利佛罗伦萨地区。直到公元16世纪,法国文艺复兴运动兴起,法国风景园林逐渐变为开放式的自然景观,强调与自然环境关系的缓和,Philibert de lOrme和Pierre Lescot就是那个时代两位著名的风景园林设计师。公元16世纪末随着亨利四世统治的到来,重要的科学和技术进步出现,涉及几何学、光学,以及风景园林设计。这些活动引入了透视这一新的设计元素的出现。法国庭园是那一时期核心地域的象征,也是中央集权的重要体现。富有的资本家有能力雇佣私人风景园林设计师来建造他们的私人庭园,巴特鲁瓦花园和著名的维康府邸花园都是那个时期的代表作品。在著名的巴洛克时期到来之前,法国的风景园林经历了一段过渡时期。人们努力证明能够使自然环境秩序化。当时的人们认为自然是在混沌和纷乱中进化的,人类站在其对立面,是科学和智慧的代名词,并且应当显示他们的主宰地位。这种思潮最终迎来了古典巴洛克时期的到来。

  勒诺特式园林产生之前,法国的风景园林设计灵感主要来自意大利,意大利风景园林的风格表达实际上更多地是关于情感和对美学的感触而非逻辑和理性精神。而勒诺特时期风景园林的自由思考变得越来越重要,对几何基本原则的回归,也吸收了更多的透视与组织方式,这些原则受到文艺复兴时期著名的法国建筑师Philibert De lOrme的影响。勒诺特时期的法国风景园林,美学欣赏始终是价值观的重要部分,象征着人类的胜利与对自然的驾驭。园林完全被设计成一个封闭空间,是建筑内部空间的延续。游览者穿过一连串的空间,就像循着设定好的路线。建筑师构建园林的建筑语言不断讲述着有关卧室,绿色剧院,树墙间行走,沿着水的层级的故事。地面被草地覆盖,犹如地毯一样。每丛灌木都被精确地设计安置,以创造完美对称与和谐关系;由数学比例和道旁的雕塑营造韵律感;水面构建流线变化,反射倒映出天空的景色。这些设计也从某些方面反映出了法国在城堡内部结构设计方面的高超技艺。

  随着工业革命的开始,风景园林在欧洲各国发生着巨大的变化。风景园林不再是单一的表现形式,风景园林设计开始融合多种艺术形式。许多法国著名艺术家,例如作家Jean-Jacques Rousseau和画家Hubert Robert,他们对待自然的思维方式产生了变化。画家Hubert Robert在他的作品中画了许多废墟。公园在这个时期十分流行,在法国第二帝国时期,随着巴黎的豪斯曼大规划,人们希望建造更多的公园,更大的植被覆盖面积。城市周围的森林和自然景观被更多地人为设计,作为法国重要的景观。与此同时,Vauban和他所建造的城堡很大程度地影响了法国如今的景观和城市设计,这些城堡如今成为了绿色公园,同时也是历史的见证,铭刻着法国园林史上公园的重要性。浪漫主义与英式造园手法同样影响着法国风景园林,这一类型的演变体现了更大的自由度和随机性,代表有著名的埃麦农维勒庄园。

  当代风景园林设计中很难发现古典风格的烙印,当地风景园林最有名的是由建筑师Christian de Portzamparc设计的拉维列特公园和雪铁龙公园。这些园林通常以其复合功能著称,而它们最初的设计目的是用于陪衬一座文化中心或重要建筑物。例如,拉维列特公园的重要性体现在其新功能上:一座曲折的艺术感强烈的建筑围绕着它,使得在室外聆听音乐会、歌剧甚至于看电影成为可能。在如今而言,人们更看重这些新功能而非其形态与植被的种类。雪铁龙公园仍然使用传统的对称式,但在自由性和不规则性上做出创造。

  对于法国古典风格风景园林一直受到法国民众的喜爱,例如巴黎非常受大众欢迎的杜伊勒里宫与巴洛克式暖房。虽然古典主义风格的园林已经不是当代设计师所亲睐的风格,但是许多具有美好回忆和欣赏价值的古典主义园林本很好的保留下来,依然在发挥着维护和美化这种传统造园方式的作用。

  风景园林的主要的价值取向应该是园林的功能性,充满自然野趣的天然山水景观也同样受到人们的喜爱。因此,法国许多公园或园林的风格常常介于强调对称性、透视原则的法式园林与强调植物自然生长、充满田园气息的英式园林之间。其中的代表作有法国南部马赛市伯雷利公园。伯雷利公园是马赛的公共市政公园,被法国文化部列为法国著名的园林之一。公园规模17公顷,由三个花园组成。建造于1766年,这曾经是Borly家族的产业。公园有湖泊、各式花园、草坪、喷泉和博雷利城堡,在公园门口租双人自行车,还可以租手划船,可以躺在草坪上看书晒太阳、野餐、玩游戏。

  布尔日主教堂公园位于一座法国中部城市布尔日,著名的布尔日大教堂附近。布尔日大教堂始建于1195年,历时60多年才完工,是法国中世纪基督教的权力中心,与沙特尔大教堂一样是第一批哥特式建筑,隶属于同种风格建筑中的佼佼者,以匀称的比例、雕刻、绘画以及彩色玻璃闻名。布尔日主教堂公园历经几个世纪,见证了不同的历史风格的变迁。这座园林内部以法式对称的园林布局形式为主,记录了传统的造园方式,向人们展示了城市自然环境的美景。整个外部空间由一个自然式的园林构成,展现了真实的英式自然风景园风格。

  费谢尔斯庭园是一座建在一片沼泽上的花园,向我们展示了“装饰艺术”风格。自然环境的美与忧伤对设计师的影响多于古典园林风格。这个花园超过有4公顷分类的纪念碑。在梧桐树,玫瑰花园,法国花坛和一系列的池塘形成一个和谐的整体。透过弧形修剪可以看到被修剪得非常精细的紫杉,就像是一幅完美的雕塑作品。有些植物修剪成几何形状,可以欣赏盆景、喷泉、雕塑,在树荫下的长椅或在阳光下伴着鸟鸣,烦恼会奇迹般地飞走。

  随着大量人口的涌入,各大城市因此承受着前所未有的环境压力。环境问题也随之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起逐渐成为城市发展关注的焦点问题,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已被各国政府列入重要的议事日程,建设“花园城市”或把城市建在花园中的呼声日趋高涨。植物景观在人化的第二自然中,是绿化的主体,是生态环境是否优良的基础。它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城市道路绿地不同的植物配置形式能构成多样的园林观赏空间,从而具有不同的景观效果。人们心目中理想的城市道路空间的绿化往往包含着人类对自然的无限渴望,也是对城市工业化的抵抗。我国的公路与城市道路工程建设原则由原来的“安全、舒适、快捷、适当照顾美观”改变为“安全、舒适、快捷、美观”,这标志着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美观的要求越来越突出。对于景观的要求,不同的人群有着不同的需求,机动车辆、非机动车辆及行人由于速度的不同,对景观的关注点不同,自然而然地对景观的看法也不同。

  传统植物配置和植物造景的思想本质主要停留在植物的配景设计层而,把园林植物景观理解为园林景观中的配景,过多地关注植物与建筑、山水、道路等元素的局部组合搭配关系,其注重小尺度的视觉艺术效果,忽略对园林植物景观整体结构的把握,脱离了对场所整体的结构性理解。然而,随着聊城阳谷风景园林研究领域的扩大,园林植物景观也应从传统的视觉领域延伸到其他区域、城市大环境等大尺度领域。用与以往不同的视角来构筑园林植物景观体系,园林植物景观的科学性不仅体现在对植物种植立地条件的科学选择、植物群落的科学结构等层而,还应该体现在区域、城市或整体的科学布局结构上。

  当由植物作为营造单一空间的主角时,首先考虑的是一般营造空间的设计方法,即设计中常说的“金角、银边、草肚皮”原则,会有意识的把设计重点集中在空间围合要素的布置上,即空间边缘处理。空间边缘的植物种植密度会根据需要选择,部分边界乔灌地被多层种植,以造成围合度很高的空间效果;部分边界则选择高于视线的枝叶较为稀疏的花灌木或者干脆选择乔木进行围合,具有透景效果和增加层次的效果;部分边界则直接利用低于视线的灌木及地被,不起到围合空间作用,仅仅标示边界的存在而己。如聊城阳谷花港观鱼雪松大草坪空间 (见图1. 1、图1.2).

  根据空间尺度量的规定性,植物选择也会有尺度上的选择。譬如根据视角变化的原则,设计的植物空间需要控制在某个视角内,则可以根据空间确定的长宽来计算出围合植物的高度,由此确定植物选择的标准之一。

  单一空间往往还会有景观主题或者文化意义上对于植物选择的规定性。譬如对某一营造目的是纪念某位高尚文人的空间,则需要选择文化传统中作为体现高尚品德的一些植物作为空间营造中的主角,这一些植物的品种和尺度就限制了空间的大小和氛围。(见图1. 3)

  再如某些植物空间中由于尺度较大,还可以有意识的营造一到数个树岛或孤植树,作为空间中的视觉焦点与观赏主景,增加空间的趣味性。这些树岛植物的位置类似与理水中小岛的位置,会有一些原则。譬如不可放置于空间正中位置,会与边界形式相呼应等。树岛植物尺度需要配合空间尺度,满足视角变化与控制的要求。往往这些树岛或孤植树也是空间的主题植物。

  还有譬如作为空间边界及中心树岛的植物种植还需要考虑光影变化的效果,可以由种植密度以及植物本身枝叶的疏密度变化来控制对于透光度的变化。这往往是营造空间趣味的关键所在。(见图1. 4)

  现代城市园林立足点不仅仅局限于花草树木所创造出来的视觉美感,随着我国城市的发展,园林设计的建设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不但要创造出视觉得美感同时也要创造合理的生态环境,为实现城市建设及环境建设加快前进步伐。

  社会的进步与城市建设的进一步现代化,人们的环境意识不断的提高,城市园林绿化已成为城市建设中的一个核心内容也越来越多的得到各到各界人土的重视,对园林的资金投入也不断的增加,绿化面积越来越大但是大多园林设计太注重于前期的规划、建设过程,而忽视后期维护,以致于导致园林绿化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造成过多的资源浪费。大部分城市园林绿化管理设备陈旧、养护被动,也有的只是会在检查评比时或者出现问题时才临时抱佛脚,疲于应付,而不能主动及时有效的对以建设好的园林绿化进行浇水、施肥、防虫等养护管理,从而导致很多的绿化效果不理想。更有甚者很多城市缺乏专业养护技术人才及专业队伍,资金不足,管理机制不健全等因素,严重影响并制约了绿环养护工程的正常发展,导致园林绿化不到位,达不到预期效果。为此,相关部门应联系养护技术人员并成立专业的技术人才队伍,建立完整的机制,做好前期建设,重视后期养护。

  很多的城市园林绿化一味的追求形式、视觉感受,而忽视对城市生态环境的改善。比如:城市广场、公园等绿化侧重于艺术及美化功能、品种单一,布置做作;有的只是在公共绿地以及住宅小区简单的设置观赏性草地或者树木,虽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达到美化的效果,但是缺乏空间立体感、布局分散、不合理,结构脆弱。这些都会造成园林绿化的效果不能充分发挥,造成资源浪费。其中有些原因来源于园林设计,他们不负责,不顾实际不能客观的设计,盲目的求新,不考虑单位的承受能力,也不管布置是否合理,只要设计出来了就可以了,不能够用科学的态度对待自己的园林绿化设计项目,对设计方案的不进行科学性的论证,很难达到预期的效果并且不能保证设计的完整性,造成一些不必要的损失麻烦。缺乏个性也是城市建设的重要因素。放眼看去现在的人们不管城市历史背景,不看整体风貌,到处仿欧式建筑的现象,使得整体城市街道失去了个性,在空间、色彩、材料、形式等诸多方面太过于雷同,缺乏可识性,有的道路是无作用,而未加入规划设计的道路根本不可控制行人踩出道路这样使得整体的布局规划设计不够完善,问题不断增加影响整个城市景观的美感,效果大大下降。因此,园林设计们在设计的时候应从科学的角度去构思设计并做好预算考虑资金问题。要有自己的设计风格不能盲目的追求他人的步伐,要了解城市的发展历史背景设计出符合城市的整体风格增加城市的整体美感,大大提升城市景观生态环境。

  优秀的园林景观是一张张城市名片。有道是“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以园林景观作为依据理念设计城市的名片,让很多园林景观充当着城市形象代言人的角色。比如颐和园之于北京,避暑山庄之于承德,西湖之于杭州,鼓浪屿之于厦门用这些看得见、摸得着的优秀园林景观,突出每个城市个性及形象。这些园林或古朴,或现代;或雄浑,或灵秀;或凝重,或简约,其间无不充盈着当前我国城市园林正处于全面建设阶段,但诸多问题已严重阻碍了景观园林设计的发展,我们应本着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尊重自然,以人为本,不断创新,适应市场,通过城市园林设计理念的改变,现代化管理手段的运用以及专业人才的培养等手段,从本质上改变城市园林设计的现状,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达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目标。

  [3] 苏俏云. 以“人”为本规划城市园林绿地系统──论中国城市园林绿地建设[J].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0,(04).

  [4] 金新琼. 浅谈城市园林设计存在的问题及设计原则[J]. 安徽农学通报(下半月刊), 2010,(10).

  园林设计是一门艺术,它融会了绘画、文学、建筑于一体,具有广泛的内容。园林设计的景观艺术,不论是自然生长还是经过人工栽植,都表现出了一定风格。 植物是园林要素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园林中唯一有生命力的要素。他不但能够满足园林空间的构成需要,还能够给人以美的享受,为人们提供舒适的休闲场所。植物是具有生命力的有机体,从姿态、颜色、质感、色彩等方面来反应其配置的风格,再加上人们赋予上历史悠久的文化内涵,从而和园林景观设计风格相融合。在我国,对园林设计中的植物配置的实践已有了几千年的历史,在构景规律和园林审美意境追求等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使中国园林艺术成为世界园林艺术的一个宝库。探索植物配置与园林设计风格的融合有着现实应用的重要意义。

  园林艺术历史悠久,其主要分为东方园林和西方园林两种风格。东方园林是以中式园林和日式园林为主流,他们比较重视园林设计与自然地联系,师从自然,在物质环境中蕴藏着丰富的精神世界,具有古朴美的特征。而西方园林风格代表有罗马柱、欧式雕塑等,他们讲究群植,花团锦簇等。两种园林风格都有其独到之处,下面做一简析。

  中式园林风格的主要是遵循“崇尚自然,师法自然”的原则,具有浑然天成,悠远空灵的特点,往往会用到假山、流水、翠竹、太阳花、美人蕉、桃树、梨树等。中式园林把建筑、山水、植物融合到一起,模拟自然美景,创造出人与自然环境协调共生的艺术,其中具有代表意义的苏州沧浪亭就表现出园主视自己与自然于一体,完全陶醉于自然的心情。而且,我国古典园林特别重视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寓义于物,以物比德。比如,人们因为竹的不畏霜寒气节而将其隐喻为道德高尚的人。

  中式园林风格适合于那些好清静、乐山乐水的人,特别是中国居民中内敛、有涵养的气质文化人士。

  日本受中国文化影响颇深,其园林风格可以说是中式庭院的一个微缩版本,其最精彩的地方是细节的处理。日本是一个岛国,四面临水,所以在园林设计中具有铺天盖地的大海、漫无边际的大浪以及单纯的水景。因为岛国这一地理特征,日式园林形成了比较单练和凝练的独特自然景观。日式园林一般利用一方庭院山水来表现千山万水景象,从他们对自然材料的特性中可以看到,他们十分珍爱大自然资源。日式园林设计师的敏感表现在完美的细节处理上面,几乎达到了艺术的尽致,使自然景观蕴含了深远的意味。

  西方园林风格与东方园林风格具有很大的差异,这是由于东西方的独特地理、气候、文化、历史形成的,贯穿的水景营造是欧洲庭院设计的关键。比如,英式园林将自然园田、人工造景以及居室庭院水融,自然收敛、理性温和;法式园林注重主从关系,强调中轴及秩序,突出了雄伟、端庄,其主要代表作便是凡尔赛宫,以园林的形式表现皇权在上的思想,通常在园林的至高点修建府邸中心,以表示控制着全国,花园的本身也体现出等级制度,在植物方面,广泛采用阔叶乔木,院内道路上将水池设在路边或交叉路口;德式园林景观设计充满了理性色彩,这是因为德国人的性格里具有一种深层、稳重的理智,德国的景观按各种需求、功能以理性来进行设计,景观十分简约,但是反应出清晰的观念。

  园林设计过程中,植物配置是灵魂,对园林的整体水平和园林的功能起着至关作用,也是园林设计中的重点与难点。因此,我们要把握园林设计中植物配置的原则,最终使植物配置风格和园林设计风格相融合。

  植物设计要遵循全局性原则、景观性原则和均衡性原则。全局性原则是指根据园林景观全局来进行植物的配置,使其与园林原有风格相匹配;景观性原则主要是在植物设计时遵循美的原则,使植物配置能够创造美的享受;均衡性原则是在植物设计时根据园林各要素的特性来均衡搭配,使景观稳定、均衡。

  (1)全局性原则:植物设计时,植物的形态、色彩、数量及质地都有所不同,以显示其多样性,但是从全局来看,他们必须要有一定的相似性以使整体具有统一感,这样才能够使整个园林和谐统一。

  (2)景观性原则:使园林具有更好的美学。功能进行植物配置时,必须对各种植物材料的造景功能十分熟悉,然后整体把握植物配置效果,根据人们对美学原理的理解和观赏要求对植物进行合理的配置,同时丰富群落美感,提升美学价值。

  (3)均衡性原则:使园林各要素相互配合得体。为了使景观显得稳定、顺眼,我们应该将形态各异的植物种类按照均衡的原则进行设计。比如那些比较茂盛、数量繁多的植物会给人一种沉重的感觉,而色彩素淡、体型较小,枝叶稀疏的植物给人轻盈的感觉;根据环境条件,将配置分为规则式均衡和自然式均衡。比如,庄严的陵园及雄伟的皇家园林一般采用规则式园林,而公园、植物园等常见的较自然的环境中常使用自然式均衡。

  植物配置是以周边环境分析为基础,因此受自然生态习俗的影响较大,通过与周边环境风格的适应,实现植物设计的外部环境协调。比如东南亚属热带雨林,热带乔木、棕榈树、攀藤植物及沙滩随处可见,因此,为了和自然生态习俗的协调,东南亚园林设计风格的必备元素包括:热带乔木、人造泳池、人造沙滩、纳凉亭、园林小径等。东南亚园林风格最重要的一笔也是绿色植物,根据地形条件进行植物配置,形成高大乔木、低矮灌木和攀藤植物相互搭配的设计,形成了具有热带气息的园林风格。

  植物配置的目的是为人类服务,所以必须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一切从人的生产生活以及健康审美等需求出发,使植物配置满足人的审美和心理喜好的人工生态环境。因此,植物设计在一定程度上受人为创造和改造,其最终目的就是为人类的生活提供美的享受。例如,居住区为了满足人类对阳光的需求,一般在楼房南面设计落叶树种,使楼房能够冬暖夏凉;公园里由于玩耍的儿童比较多,一般配置姿态优美、花繁叶茂且比较自然的物种,生动活泼。

  月坛是北京古代五坛八庙之一,是中国古老祭祀文化的载体,占地面积约8.9hm2。2004年,公园管理机构对公园进行改建以提高公园建设水平,使月坛公园成为具有历史文化特点的休闲公园。月坛公园设计中,植物配置是工作最大的部分。改建中保留了426株大树,将其合理的融入到了整个环境中,最终形成一个让人舒适的景致。

  月坛公园留有大量的松柏、银杏等树体高大的树种,这为全园的植物配置定下了基调,主要为突出庄严凝重的坛庙环境和祭典文化。因为坛庙公园的植物一般采用松柏类、竹子、海棠、圆柏等,其大多为孤植、对植,排列十分整齐。月坛公园植物构成情况见表1。

  月坛为中国古代皇家重要礼制建筑,规模宏大,具有主体形象突出,空间序列清晰、环境层次深远等艺术特征。月坛的主体建筑种植了大片松柏树林,排列十分规整,其用意为利用姿态挺拔、色调沉静的常绿森林所拥有的庄严肃穆风格来烘托坛庙的纪念意义。通过研究中国古代坛庙园林树种和相关文献记载,大面积种植常绿松柏林,营造出源于古人的祭天的环境,恢复月坛正方形的柏树矩阵,有效遮挡了周围的建筑物,突出了其凝重,很好的配合了乐坛祭祀的功能。

  植物造景的重要部分是大片草坪和地被植物的应用,改造充分利用了乡土植物资源,根据乔木、灌木、草相结合的复层结构。第1层为乔木层,采用的常绿乔木主要有桧柏、油松、雪松、侧柏、云杉等;采用的落叶乔木主要有银杏、玉兰、国槐、柿树、青桐、白蜡等。第2层配置的常绿灌木、落叶灌木主要包含金银木、连翘、紫薇、丁香、腊梅、太平花等。第3层配置的事藤本、草本植物及地被植物,代表植物主要有紫藤、山葡萄、萱草、鸢尾、绣线菊、爬蔓月季、八仙花、假龙头等。园路两旁选种的八仙花、萱草等植物成片栽植,用不同的花色、叶形搭配成高低错落的花径,大大丰富了园林的色彩和景观。

  园林中山石、水体、园路和建筑物等要素都利用植物来衬托,这就使得植物同园林其它要素紧密结合配置。景点中有不少园林要素以植物命名,加强了景点的植物气氛。以植物命名的建筑物如月华池、天香庭等,建筑物是固定不变的,而植物是随季节、年代变化的,加强了园林景物中静与动的对比。

  在月坛公园的改造过程中,通过对园林设计风格的深刻理解,赋予上历史悠久的文化内涵,对植物配置合理布局,继承和发扬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粹,从植物的姿态、颜色、质感、色彩等方面来反映园林设计风格。植物配置使园林建筑和周边的建筑相协调,园林植物柔和的线条是建筑的硬质得到了软化,调整了建筑的生硬感觉,丰富了建筑的构图。其中具有代表性的如月华池的“天香庭”,它以传说中的月宫作为景观意境,主体建筑包括了“太液琼台” 、“广寒深处”和 “月华池”,配有曲廊、碑刻等。月华池西侧门口两侧配置了两颗紫微,岸边孤植了景观松,叠石配置了迎春花等;东侧和北侧配置了叶小枝细的早园竹,然后大片种植了七叶树和苍松加以围合遮挡。植物的配置使其与建筑既有对比又有和谐,丰富了园林层次,增加了景致,构成了游人绝佳的景观去处。时间证明,通过植物配置与园林设计风格的融合,能够得到既实用、美观,又具有中国传统文化内涵的园林作品。

  当前全国景观设计正如火如荼的进行着,在飞速发展的同时,园林设计师应根据以人为本的基本原则进行设计。植物配置是园林景观设计中的最为重要的部分,不仅要按照园林设计基本原则进行设计,还应根据园林设计风格来考虑植物种类的选择及种植方式,使植物配置风格与园林设计风格协调一致,创造出一系列宜居环境的园林景观。

  岭南园林在设计风格上讲究“意境结合,景外有景”,即在充分利用当地自然环境的基础上,进行适当的改造,科学合理的布局。因此,现代居住区在景观构造中,必须结合当地自然环境,综合分析构建小区景观的各种因素,进而统筹规划,实现小区景观的自然和谐美。比如,对于依山而建的自然居住区,可创造一种曲径通幽的意境,将居住区景观与山区自然景观相结合,通过适当地构建人工通道等,把山区景观引入小区,达到一种移步换景的审美效果,扩大居住区的景观环境视野,达到一种意境结合的效果,大大提高现代居住区的舒适度。

  岭南园林在设计风格上讲究“主次协调、疏朗有序、四季分明、突显特色”。也就是在组合造景元素时,注重各个元素的协调搭配,疏密结合,体现季节色彩,彰显地域特色。现代居住区景观的构建特别要重视结合当地地域特色合理的组合造景元素,比如对于植物景观的构建,在遵守生态绿地设计原则的基础上,要重视考察现代居住区自然环境以及相关有关的人文背景,设置相关的花架长廊和石景假山等进行适当的点缀,同时在选配植物时,要尽量选择当地的特色植物,注重植物的季节性搭配,同时植物的搭配和数量要考虑相关的生态功能,比如选择适当的具有抗燥、清洁空气等功能的植物,达到美观与环保相结合的效果。本地的花木更能体现地域特色,同时合理搭配季节性植物,主次分明,更能体现现代居住区的审美情趣。

  岭南园林在设计风格上讲究“人与自然、建筑与景观、生活与生态的和谐统一”,同时又具有多样化色彩。因此,在现代居住区景观中我们完全可以引入这种设计风格,针对不同的地域环境和人文特色,运用不同的设计风格和构造材料配置不同的环境设施,进而体现现代居住区景观的多样化色彩,比如在岭南地区,选择景观材料可与建筑的风格类似,例如现代感强烈的灰色基调,园路采用经济环保的透水砖或透水艺术地坪,而在主要广场则穿插石材、木材以及金属等,从而在现代简约的大原则下统一材料,突出重点部位。在左以个性的灯具以及小品,起到点景的作用。

  对于“新中式”的定义,一直以来是百家争鸣,确实也没有一个公认的概念,但是无可否认的是“新中式”园林承载了中国传统园林继承与创新的双重使命, “新”字意味着现代的中式景观将一改从前对传统景观简单的从内到外的模仿,突破中国传统风格中沉稳有余、活拨不足的弊端,与现代设计语言相结合,寻求传统与现代的契合点 [9]。

  万科“第五园”位于深圳市龙岗区坂雪岗片区南部,是万科尝试本土化、中国风的第一件作品,“第五园”这个名称既表现了设计者对岭南传统四大名园(佛山粱园、顺德靖阵园、东莞可园、番禺余荫山房)的致敬,也表现了其与四大名园媲美的信心。

  为了延续中国传统建筑及景观风格,设计者在创作中提出了相关的设计策略:整体规划要表现“村”的形态;整体气候要体现“冷”的追求;整体环境要营造“幽”的氛围;整体色彩要渲染“素”的意味;建筑外部要提炼“墙”的形象;建筑内部需要强调“院”的作用。

  第五园建筑的原型是徽派和晋派建筑,为了减缓并打破白墙过于压抑的感觉,设计者选择了具有高雅气质的竹子,这正符合了万科在环境设计的细节处理中,努力营造“幽”的氛围设计策略,其配置多而不滥,恰到好处;在建筑与水面的交接处产生生硬感时,菖蒲、鸾尾、水烛芋、睡莲等水生植物柔化了水面与建筑物的交接线;为了缓解步行道的日晒问题,达到“冷“的追求,道路两旁的绿化以灌木及地被植物为主,如凤尾兰、连翅、蜘蛛兰、鸢尾、麦冬、美人蕉等;而为了体现当地特色,旅人蕉和芭蕉等植物也点缀其间。

  运河岸上的院子又名“上河美墅”,位于北京市通州区运潮减河北岸,通过对主要客户群体的研究之后,设计师将景观风格定位为“高品质的,文化的,中国“的住宅。

  在项目设计概念生成的阶段,设计师决定以中国建筑最美的文化符号――“庭院”为范本,打造真正能延续中国古典邻里院落的生活方式。“运河岸上的院子”的概念也就此出现。

  庭院深深深几许,院子根据建筑高度,把院墙高度升高到了4m,4m-6m 宽的街巷尺度将气势烘托出来。为院墙打破封闭感,设置有一定倾斜角度的木格栅,院内的栽植的花木偶然探出木格栅,为街巷增添了意外的情趣;植物上,特别保留了运河岸边 8公顷的原生林堤,并将亲水木栈台、林荫细路探入其中,在不破坏原生植被的前提下,使人们更加亲树亲水、亲自然。

  经过了对一些已建成案例的分析与调研,再结合理论研究,对“新中式”的景观风格已经形成了相应的认识和初步的理解,这对工作实践是非常有好处的。所以借着在工作中的一次机会,将自己所研究的东西落到实处,是一件很幸运的事,能够更加深入的学习。

  本案位于兰州新区秦王川朱雀湖湿地公园北部,地块北临纬七路,东临经七路,交通便捷,用地周边为代征绿地及秦王川湿地公园,项目西南角为湿地公园的红柳林,在气候干旱土地瘠薄的兰州来说,算是很好的自然资源。场地噪音源主要是北侧纬七路及东侧经七路所带来的交通噪音,项目场地与道路间代征绿地宽27m,可以堆高地形,隔绝道路噪音,提高场地内的私密性。

  项目定位为高档别墅区,项目规划联排和双拼别墅、高层住宅、会所及配套设施,建筑风格为结合中式元素的新古典主义。规划整体布局紧凑规则,院落感强,但公共绿化空间小,不利于多层植物的营造。

  兰州地处西北,气候干旱,植被并不丰富,正是因为如此,兰州人对传统中国山水园林的新形式非常向往,建筑的整体风格也是简约的新中式。鉴于这两点,在景观上,我们借鉴传统园林理水和建筑院落的空间布局手法,体现“新而中的人文诗意栖居”的设计理念。兰州又称“金城”,所以设计理念为“神韵尊贵的金城大院,寻找金城百年记忆”。

  空间布局采用典型中国私家园林布局形式,入口景观轴线对称和园林景观集锦式布局相结合,传承中国传统家族礼制,中魂西技。设计不仅保留了传统景观元素和空间布局,更加讲究精致从容的交往空间,创建具有文化内涵和现代舒适生活的合院景观。

  景观结构分为“园、门、院、户”,层层递进,打造大院套小院的深宅大院的景观氛围,尽量整合公共绿地,梳理出“四院十二景”,根据不同的景观空间设计和植物配置,营造出每个院落不同的特点。

  因为受到别墅区本身的特性和容积率的限制,公共绿地面积并不大,可供景观发挥自由想象的空间不多,所以我们把设计重心放在了院墙、景墙小品等元素上。平面规划布局上试图通过“街、巷、院、庭”等设计元素来贯穿一致,使建筑空间与景观空间有呼应,真正做到“巧于因借、精在体宜”,立面空间设计上通过“掇墙、构门、植树、安亭、设台、理水”等设计元素产生对比。

  入户的院门是影响整体景观最多的元素,中国传统设计手法中,对粉墙、木门框的设计也是重要的一个环,所以我们在入户的景墙上用现代简洁的实墙与漏墙、木格栅虚实结合,打破了实体墙的压抑感,植物若隐若现,含蓄雅致。

  样板区道路尽端的小场地以特色景墙、静水面、瓦花标志等景观小品组合,与铺装、绿坪形成一组“曲径通幽”的景观节奏――狭窄的道路两旁列植植物,通过植物的生长形成一个密闭的“通道”,在端点处放开,大有“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受。

  在传统的中国私家园林中,连结两个场地之间的景观过渡是廊架,一则为了避雨,二则为了丰富行走的乐趣。所以秉承了这样的风格,我们在景观绿地面积较大(后院,道路通人不通车)的地方,多设置可通行的景观廊架,廊架形式现代而简约,植物可攀援其上,行成更为丰富的立面效果,用一种现代的形式,创造出经典的空间。

  硬质铺装是为整体环境服务的,表现方式各式各样,不同风格的区域类铺地不同,但表现的氛围与主题契合。铺装的设计手法上,除了运用比较常见规格的花岗岩之外,为了增加“新”的韵味,将朱雀湖的LOGO制作成浮雕运用到节点场地中,又为了体现“中式”风格,设计时着意增加了灰色弧形瓦立砌、仿古青色小条砖的席纹铺设手法。

  结合着“园、门、院、户”的景观结构,植物搭配的种植理念不再是只有颜色和树形那样生硬呆板,而是也融入了“新中式”的大概念――为“树、篱、花、藤”,种植的寓意强调着每个“院落”的特色:

  园――以树为主题,创造绿荫;以国槐、元宝枫、银杏等为基调树,形成大树成荫的效果。国槐为兰州市树,凸显本地传统植物元素;元宝枫、银杏叶新奇特,秋叶纷呈红黄两色,能迅速提升园区品质。

  门――以篱为主题,衬托对称的门景;以列植行道树和彩色绿篱的形式,营造出进门后高档大气的景观效果,体现尊贵感和仪式感。

  户――以藤为主题,装饰户外的墙面;通过种植攀援藤本植物覆盖栏杆、围墙和建筑立面,达到立体绿化的效果。墙、围栏以金银花、藤本月季为主,外墙以紫藤、爬山虎为主。

  与建筑设计一样,景观设计在经过多年的快速建设、盲目崇拜后,也开始追寻具有时代特色的中国本土的、民族的景观,这种变化本身对景观来说,是时代给予每一个设计师的契机。在土地资源日益萎缩的前提下,让“新中式”景观风格能够吹进每家每户并日益传承等等,并且世界潮流多变,新的环保材料种类也不断增加,如何充分利用新的节能环保材料,使其更充分的体现“新中式”风格的魅力,这些都是往后要努力的方向。

  [] 赵丽红. 新中式”园林形成与发展前景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硕士论文,2013

  在风景园林设计中,遵循地域人文特征的发展规律,并使其得以延续,是现代设计中不可缺少的内容。风景园林设计中展示其所在城市的文化及社会特色是一项重要的目的,所以,园林的设计需要与城市特有的文化氛围相搭配。比如,丽江、青岛等城市的风景园林设计,就针对旅游城市的特点,让其风景园林可以充分展示出城市的风景特色;洛阳、杭州等地设计风景园林,则应突出城市文化底蕴,表现城市的悠久历史与人文内涵。由此可见,地域中包含的人文特征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决定风景园林设计的主体风格,加强重视风景园林设计中具备的文化特征,更加突出风景园林设计对城市发展的推动效果。

  地域中的自然特征,比如,地形、植被、气候等都不是独立存在的,在统一的地域之中,不同的自然特征之间存在着复杂的联系,比如,以山地为主的重庆、四川等城市[1],根系较发达的乔木是主要的植被类型,较少种植草皮,因为乔木类对土壤有较强的稳固能力,使土壤能够较好地抵抗雨水的冲刷。同时,乔木具有高大、繁茂的树冠,可以很好地发挥遮荫、避暑的作用,对那些高温、高热地区起到良好的降温效果。

  由此可见,风景园林设计人员,需要充分了解不同地域的自然特征,分析不同的自然因素、地域建设发展以及自然环境保护之间的相互作用,确保风景园林的设计更加科学合理。在风景园林设计中,还要考虑到其特有的应用性质,不同地域对风景园林设计的预期效果存在差别,有的园林建设主要是为了满足人们休闲游览的需求,园林就呈现出一种开放的状态,在园林中设计更多的休息区以及自由应用区,为人们的休闲娱乐提供便利。

  城市中的自然特征对风景园林设计的植被应用具有决定性作用,而绿植是风景园林设计中最为关键的构成要素[2]。所以,设计人员需在规划之前,了解城市具备的自然天气以及水文条件等,通过查阅当地自然地理档案的方法,更加全面地收集信息,充分分析城市中的自然特征,使植被的挑选更加合理。尽量使用当地土生土长的植物,设计出来的景观会更加适合地域的自然特征,还能够突出园林的自然美,土生植物在园林中也可以获得更加健康的生长,更好地体现园林设计的科学性。

  为了让风景园林设计风格能符合地域文化特征,设计人员应深入市民生活之中,通过观察、访谈、阅读城市史志等方式,掌握城市的文化及风俗[3]。这样设计出来的作品才可以充分地表现出不同地域的文化魅力,使风景园林更具独特性,避免发生园林风格大同小异的状况,也使园林景观可以更好地与城市风格相融合。比如,杭州的西泠印社是浙江篆刻家的聚会之地,其风景园林的设计就充分体现了金石创作的特色与气质。

  另外,设计风景园林时,设计人员应调查不同地域园林设计的投资数额以及实际应用目的,调查投资金额状况是为了在设计中,可以更加合理地选择相关植被资源及建设材料,使风景园林规划与城市应用的实际需要相一致。调查应用目是为了确定风景园林设计的基本模式,使风景园林最终的设计风格可以与地域建筑的整体要求相一致,更好地发挥风景园林自身所具备的应用意义。

  风景园林的设计只有将地域特征作为主要参考内容时,才能实现别具一格的设计特点,并且实现人文地理、历史与地域建筑的自然融合,进而达到一种和谐的结构状态。基于地域特征的风景园林设计,能够更好地提升人们生活质量,实现风景园林与城市建设整体形象的有机结合,突出风景园林的人性化、地域化特点,使风景园林设计获得长久进步。

  为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提高工程设计质量,强化建筑师的法律责任,保障公众生命和财产安全,维护国家利益并逐步实现与发达国家工程设计管理体制接轨, 1994年09月21日,国家建设部/人事部了《关于建立注册建筑师制度及有关工作的通知》(建设〔1994〕第598号)。这标志着我国正式开始在建设领域内实行勘察设计行业执业注册制度。

  为了加强对注册建筑师的管理,1995年9月23日,国务院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注册建筑师条例》(国务院令第184号);1996年7月1日,建设部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注册建筑师条例实施细则》(建设部令第52号),对于注册建筑师的考试、注册、执业和继续教育、管理和监督等具体工作做出了科学系统的安排。《中华人民共和国注册建筑师条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注册建筑师条例实施细则》使中国的勘察设计行业执业注册制度做到了有法可依,有章可寻。

  1997年9月,建设部、人事部下发了《建设部、人事部关于印发〈注册结构工程师执业资格制度暂行规定〉的通知》(建设办〔1999〕222号),决定在我国实行注册结构工程师执业资格制度,并成立了全国注册结构工程师管理委员会;1999年4月7日人事部、建设部下发了《人事部/建设部关于印发《注册城市规划师执业资格制度暂行规定》及《注册城市规划师执业资格认定办法》的通知》(人发〔1999〕39号)。

  2001年1月4日,人事部、建设部了《人事部建设部关于〈勘察设计注册工程师制度总体框架及实施规划〉及〈全国勘察设计注册工程师管理委员会组成人员名单〉的通知》(人发[2001]5号)。其中《勘察设计注册工程师制度总体框架及实施规划》(以下简称规划)结合我国国情并参照国外注册执业制度的通行作法,对我国逐步推行勘察设计行业执业注册制度做了较为全面系统的安排,成为我国勘察设计注册工程师制度的纲领性文件。《规划》总体规划到2010年全面实行勘察设计注册工程师执业注册制度。《规划》中将我国勘察设计行业执业注册资格分为三大类,即:注册工程师、注册建筑师、注册景观设计师。并于其他问题中说明注册景观设计师主要从事风景园林设计、城市及小区景观设计和广场设计。注册景观设计师执业制度目前尚处于论证阶段,待条件成熟时,参照注册建筑师的模式和管理办法成立全国注册景观设计师管理委员会,指导开展执业注册工作。

  到目前为至按照《规划》及现行的勘察设计注册工程师管理体系(图-1),已经完成了对注册建筑师、注册结构工程师、注册土木(岩土)工程师、注册设备工程师的执业注册制度的建立和实施。

  2000年9月25日国务院颁布了《建设工程勘察设计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293号);对从事建设工程勘察设计活动单位的资质及相关专业技术人员的资格管理、建设工程勘察设计发包与承包、建设工程勘察设计文件的编制与实施等做了比较全面系统的法律规范。《条例》规定国家对从事建设工程勘察、设计活动的单位,实行资质管理制度;国家对从事建设工程勘察、设计活动的专业技术人员,实行执业资格注册管理制度;建设工程勘察、设计注册执业人员和其他专业技术人员只能受聘于一个建设工程勘察、设计单位;未受聘于建设工程勘察、设计单位的,不得从事建设工程的勘察、设计活动。《条例》从法律角度确立了市场经济条件下,现阶段我国勘察设计市场以有资质的勘察设计企业为服务和竞争主体,企业资质与从业人员资格双重管理的市场管理体制。

  2001年7月25日建设部颁布《建设工程勘察设计企业资质管理规定》(建设部令第93号); 2007年6月26日建设部颁布《建设工程勘察设计资质管理规定》(建设部令第160号)。对从事勘察设计的企业资质分类和分级、资质申请和审批、监督与管理做了详细的规定。同时颁布了新的《工程设计资质标准》(建市〔2007〕86号)(以下简称《标准》)。《标准》对21个行业的相应工程设计类型、主要专业技术人员配备及规模划分等内容做了详细的规定。《标准》中明确风景园林工程设计是指:风景资源的评价、保护和风景区的设计;城市园林绿地系统、园林绿地、景园景点、城市景观环境;园林植物、园林建筑、园林工程、风景园林道路工程、园林种植设计;与上述风景园林工程配套的景观照明设计。风景园林工程设计专项资质设甲、乙两个级别,主要专业技术人员配备如下表(表1)。从表中我们可以看出园林专业是该专项设计资质的主导专业;园林专业含风景园林专业、规划、景观设计专业、环艺专业,且尚未实施注册管理。《标准》中对注册人员的专业在未启动注册时专业设置做了对照表(表2)。从中可以看出园林专业的注册专业名称为风景园林,这与《规划》中的“注册景观设计师”存在矛盾,这也是产生专业名称之争的主要根源之一。就专业名称问题中国风景园林学会(以下简称学会)已于2005年11月在给建设部有关领导《关于加强风景园林行业与学科管理的建议》一文中表明了坚定的立场。2008年10月12日经中国风景园林学会第四次会员代表大会通过了《中国风景园林学会章程》,把“推进风景园林师执业注册制度的建立和实施” 写进了学会的章程,可见学会对推进风景园林师执业注册制度的高度重视。

  3.建立与中国勘察设计市场相适应的注册风景园林师制度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及相关意义

  建立与中国勘察设计市场相适应的注册风景园林师制度是深化人事制度改革、提高风景园林设计行业专业技术人员队伍素质、职业道德水平、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和保证专业技术工作质量的重要手段。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发展,人民群众对生活环境质量要求的提高,我国风景园林设计事业蓬勃发展。但是由于行业准入门槛低、风险责任小、利润空间大,随之而来的是各类“景观设计”公司如雨后春笋,从业者有如过江之鲫;同时由于缺乏相关的行业规范和标准(或有规范、标准而不执行),于是风水先生也堂而皇之的做起了所谓的“景观设计”;更有甚者将天、地、人、神列为了设计的基本原则,所谓的“景观设计师”俨然扮起了能统御天、地、人、神的上帝的角色;诸如此类,不一而足,已经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建立和实施注册风景园林师制度已经刻不容缓。实施注册风景园林师制度可以从根本上彻底改变现在风景园林设计市场鱼龙混杂的局面,提高专业技术成果的质量,为建设方提更供科学的专业的技术服务,从而提高专业美誉度,增加社会对风景园林学科及专业的了解和认同。

  实施注册风景园林师制度是市场经济体制下风景园林设计行业发展和管理体制改革的客观要求,集中体现了市场经济公平、竞争、法治的原则。随着设计市场的不断发展,许多建设方在要求勘察设计企业资质的同时,对具体的项目负责人、各专业的负责人、设计人的从业资格和工作业绩也提出了相应的要求;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要求勘察设计行业管理从现有的企业资质管理为主逐步过渡到以个人执业资格管理为主的轨道上,规范市场秩序。

  实施注册风景园林师制度可以促进高等学校学科专业教学质量的提高。随着我国风景园林事业的不断发展,对专业技术人员的需求不断增加,市场的大量需要,促使众多高等院校纷纷开设风景园林相关专业。由于各高校的办学历史和能力、师资力量与教学水平不尽相同;同时由于缺乏统一的风景园林核心课程体系,各高校相关专业的课程设置五花八门,导致专业教育水平和教学质量差异悬殊,培养出来的专业技术人才良莠不齐。实施注册注册风景园林师制度首先是考试,各高校培养的专业技术人才能否通过国家执业资格注册考试是检验其专业教育教学水平的重要标准和试金石。这样既能促使各高校的专业教学大纲向国家的职业资格注册考试的考纲靠拢,又能保持各高校的办学特色,从而有力地推动了高校的学科和专业建设,促进了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做到纲举目张。

  实施注册风景园林师制度不仅能使国内风景园林设计市场健康发展,而且能为相关企业和专业技术人员走向国际市场、参与国际竞争创造条件。执业资格制度是国际上经济发达国家对专业技术人员依法进行管理的通行做法。我国风景园林设计行业要参与国际竞争,特别是我国加入WTO以后,迫切需要建立和完善符合国际通行做法的专业技术人员执业资格制度。目前,我们的注册建筑师、注册结构工程师、房地产估价师等专业分别与美国、英国开展了试点互认工作,在国际上得到了广泛的认可,这为实施注册风景园林师制度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实施注册风景园林师制度是实现风景园林学科和事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执业注册制度是集专业教育评估、国家注册资格考试、执业注册管理、专业继续教育于一体的系统工程。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是风景园林学科设计理论和实践的中心环节,注册风景园林师做为这一中心环节的“核心人物”其作用至关重要。古人曾讲过“求木之长者必先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先浚其源泉”。正是基于正本清源,实现学科可持续发展的考虑,经过学会内众多有识之士的不懈努力,使得风景园林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增设为国家一级学科。一级学科的设立为实施专业教育评估和职业资格认证奠定了基础,同时也将实施风景园林行业的执业注册制度推上了日程。因为只有建立实施执业注册制度,才能更好地实现高校培养人才和社会使用人才之间的相互衔接和相互促进,促进风景园林学科和事业的科学、健康、可持续发展。

  建立与我国勘察设计市场相适应的注册风景园林师制度的途径笔者个人认为有两种:其一是根据《勘察设计注册工程师制度总体框架及实施规划》中对勘察设计执业注册资格的分类直接组建全国注册景观设计师管理委员会,指导开展执业注册工作。但是由于“景观设计”一词所涵盖的内容太过宽泛,导致与其对应的专业过多,不利于专业注册的开展;也正是由于这一原因导致所谓的“景观设计市场”鱼龙混杂饱受诟病。虽然如此,景观设计师一词仍是当下流传比较广泛的一个词汇,鉴于目前的社会情况,笔者认为非用注册景观设计师这一称谓也未尝不可,但是要加上一个定语那就是“环境”。然而环境一词的定义也多种多样,从广义讲,以任何一个物体为中心,其周围的物体都称之为其环境;关于环境一词的定义一为:影响生物机体生命、发展与生存的所有外部条件的总体。所以我们还要先给环境下个定义:环境者,环人之境也(代氏定义)。根据这一定义,风景园林设计师所从事的工作即为室外环境景观设计;与之相对应的是室内(装饰)设计师所从事的室内环境景观设计。随着国家和社会的发展,人民对居住环境建设水平和生活环境景观质量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长期以来,环境景观设计师虽然承担着创造和改善人民居住、人群生活、乃至人类生存环境的任务,但是由于环境景观建设工程与土木、建筑工程相比较而言并非直接关系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且环境景观建设的投资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资中的比重很小,所以一直以来相关专业并不为国家和社会所重视,相关执业注册制度的建设也相对落后,其中也包括室内(装饰)设计师。《规划》第六条其它问题中分别将注册室内(装饰)设计师和注册景观设计师作为专题论证的对象。为了不使注册名称过多,保持《规划》的严肃性,也可以实施统一的注册景观设计师称谓并分为室外环境和室内环境两个专业,同时划清相关的注册执业范围,修订相关的设计资质标准,为其执业注册做好铺垫和准备。

  其二是根据实际情况,组建全国注册风景园林师管理委员会,将注册风景园林师纳入《规划》中的注册工程师体系,直接在勘察设计注册工程师专业划分总体框架下的17个专业以外增设风景园林为注册专业。因为现在已实行的相关注册专业均是参照注册建筑师的模式和管理办法进行的,已经形成了比较系统、完善的管理模式。这样做看似低调,却将注册景园林师纳入了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执业资格注册中心的管理体系,为快速、顺利的事实注册风景园林师制度提供了根本保证,同时也能确保注册风景园林师制度的权威性。

  注册风景园林师是勘察设计体系的执业注册资格,但是目前风景园林学科所培养的专业技术人才不可能全部从事设计行业,城市园林绿化工程的建设施工与监督管理暨工程体系同样需要相应的专业技术人才,这些专业技术人才同样需要与之相应的执业注册资格,即注册园林工程建造师。目前我国建造师的专业划分有14个专业,其中只有市政公用工程专业与园林工程有部分内容相关。一方面:由于专业跨度较大,考取相关资格有一定难度,具备相应资格的人员又未必熟悉园林工程;另一方面:城市园林绿化施工企业必须具备相应数量的建造师才能取得相应的资质;工程建设监督管理体系则要求每一项园林工程都要由具备注册建造师资格的专业技术人员担任项目经理,其需求量也相当大。综合以上两方面的因素,急需在注册建造师体系中增加园林工程专业,以理顺风景园林学科内专业技术人才培养与执业资格认证的关系;理顺城市园林绿化施工企业资质标准与工程建设监督管理体系的关系。

  风景园林设立为国家一级学科是学科发展的里程碑,它把我国风景园林事业的发展带入了一个崭新的历史阶段;注册风景园林师制度的建立将是风景园林事业发展史上的又一件大事,它将开创我国风景园林设计事业的新纪元。

  在园林设计中,植物的选择原则是一项非常关键的工作,在选择植物上,需要根据植物的适应能力以及生长环境气候等要点来进行选择。首先,在选择植物品种上要尽量选择本土的植物,因为本土植物在培养过程中能够轻易的适应当地的环境气候,但是,为了使园林植物能够丰富,还可选择一些其它地区的植物,但此植物必须具备良好的适应能力,选择园林植物时可尽量选择多种品种的植物,利用不同品种植物为园林带来不同的呈现效果。

  为了让园林设计出自然、优美的环境,设计人员在植物的配置上要遵循科学与艺术的原则。在科学原则上,园林设计人员必须要对不同的植物有详细的了解,并且能够做好科学的配置植物,将不同种类与生长特性的植物做到科学的配置,注重不同植物所带来的不效果,使其能够与园林环境融为一体。在植物配置上,园林设计人员要根据植物的生长环境、当地气候、土壤的特质等进行不同的植物造景,同时,还应注重不同植物之间的搭配,因为每个植物的生长过程都不一样,有的植物搭配在一起能够为园林增添独特的色彩,有的则会给园林带来败笔之处。在园林设计中还需注重艺术原则,利用不同的植物品种来打造出多种色彩的深浅层次,丰富园林的整体色彩效果。在艺术设计上,园林设计人员还可将绿叶植物与花类植物摆放在一起,利用两种不同品种的搭配衬托出绿叶与花朵的色彩,将有观赏意义的植物进行合理的放置。

  在园林造景上,园林设计人员要根据现代人们的需求来合理的设计园林,根据不同的风格来设计不同的园林功能,如在公园与街头绿化带这样的绿色环境中,这样的公共场所一般是给路人提供休息与娱乐的地方,园林设计人员在这片区域的植物配置上,要尽量营造出给人舒适的环境,并且注意植物的品种配置,尽量与周围环境能够相融为一体。在设计园林的过程中还需注意园林的特色所在,如古典型园林、现代花园型园林等在设计植物配置时要注意能够体现该园林的特色,突出园林的主要功能。总而言之,园林的设计不仅要具备一定的美观,还需要能够满足现代人们的需求,使植物配置能够与周围环境达成和谐的效果。

  在设计园林中的大规模植物景观时,园林设计人员要注意各个植物之间的轮廓对比,对树类植物的整体边廓以及林冠线进行协调设计,在植物造景上,园林设计人员要对各个不同类型植物的外形、生长过程有所了解,从而根据植物在不同阶段的生长速度以及未来生长性状来设计出合理的植物造景,掌握植物造景的最终成果以及带来的视觉效果。为了使园林中的绿色效果更具有层次感,园林设计人员可将相同类型不同色彩的树木植物放在一起,营造出视觉色彩层次感,突出园林整体的精致。

  现代园林的风格与以往的园林风格存在较大的差距,以往的园林风格时常会忽视园林的主题来进行设计,导致人们在任何一个园林进行观赏时都无法记住这些园林的特点,这使因为这些园林在在设计时没有意识到园林风格主题的重要性。在园林整体结构中,植物是组成园林的重要结构,如何利用不同的植物来打造出符合园林风格主题的环境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也是体现出园林设计特点的重要方式。在利用植物造景时,园林设计人员应尽可能的将模仿、隐喻、具有象征性的植物来打造出独具一格的园林风格,如在体育风格的园林设计中,设计人员可利用植物工艺来打造出像羽毛球拍、运动员奔跑等形状的植物,使人们到该园林进行观赏时能够立即抓住该园林的风格与特色。通过这样的形式能够使植物造景与园林主题达到相互融合的效果。

  (一)利用自然资源,发挥自然风光的优势。法式园林景观设计一般采用自然资源为主依托的方式,比如有山的地方就要利用山的气势,营造恢宏、气势磅礴的园林景观氛围;有水的地方就要利用水的清澈自如,营造清新自然、温文尔雅的园林景观氛围。

  (二)层次分明,体现清晰明朗的园林风格。法式园林景观设计通常注重层次分开。比如对庄园别墅的园林景观进行设计时,经常是主体建筑常分布在中上层,而下层则用花草树木、假山溪水作衬托。

  (三)园林色彩以绿色为主调,宁静舒适的风格。法式园林景观设计过程中的植物品种选择多以常绿树为主。如黄杨、石楠、珊瑚树等,基本上不采用五彩斑斓的花卉。为了使视觉效果最佳,不仅考虑了平视角度,同时也考虑了俯视效果,所以采用了整形式树坛、黄杨绿篱等设计方案。

  1.法国的气候条件温和,雨量适中,温度适宜,生长在这里的植物多为落叶阔叶植物,所以园林景观设计过程中所采用的植物也都以落叶阔叶树为主。园林景观设计也应该本着就地取材、资源合理利用的原则。

  2.法国的地理条件良好,大部分地区都是辽阔的平原。树木可以以密集的方式生长,所以在园林景观绿化过程中应该以落叶密林为丛林背景,采用黄杨、紫杉作为图案树坛。平原相对山地和丘陵更容易进行园林景观人为设计,这就要求设计人员要充分利用地形优势更加合理的规划设计。

  (二)对于常用的图案花坛,应坚持色彩变化原则。法式园林景观设计中比较善于用图案花坛,那么对于常用的图案花坛就要避免重复使用和雷同设计,花卉多种多样,颜色各异,可以利用不同颜色的花卉进行有变化的处理和设计。同时,也可以利用其它植物景观来更好的衬托花坛的华丽非凡,比如用平坦开阔的草坪或者翠绿欲滴的密林等。效果都会明显,避免单调重复。

  (三)在水景方面的设计应坚持整形河道、水池的原则。法式园林景观设计中多利用自然资源的优势,通常采用河道、水池的设计。为了保证景观设计的整体视觉的舒适,应该坚持整形河道、水池。这样,避免了不规则河道或水池对园林景观的视觉效果不良影响。

  (四)坚持设计与服务相结合的原则。园林景观设计的最终目的就是供消费者使用。所以设计的原则必须本着让消费者满意的原则。设计过程中既要体现合理的服务意识,同时又要不失美感。一个完美的园林景观设计不仅要让消费者看到它的美,还要让消费者切身体验到它的合理的服务功能。比如庭院的园林景观设计,就要考虑到庭院居住者的休息与休闲,需要在设计过程中加入休息桌椅或休闲自在的秋千等。这样才能保证得到消费者发自内心的满意与欣赏。

  (五)坚持设计的独特性。世界上找不到两个完全一样的人,就是因为每个人都是具有独特性的。每一个设计师的创作风格也应该各具特色,设计的作品也应该与众不同。如果设计师设计出来的作品都是相似或雷同的,那么他的作品也必定是模仿他人的风格,缺少独特性,缺少独特美感,是失败的创作。园林景观设计对独特性的要求尤为高,因为人们之所以喜欢欣赏园林景观,就是因为每一个地方,每一个区域的园林景观都是不一样的,都代表着一个地方的特色,都具有独特性。如果这种独特性消失了,那么园林景观的欣赏价值也就不存在了。

  (六)坚持将园林景观与人文景观相结合的原则。自然的园林景观设计偶尔会显得单一,没有内涵。应该讲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相结合起来。利用特有的风土人情或者经典故事,创造有代表性的人物建筑,或者体现风土人情的特殊建筑物。让丰满的人文情怀去弥补自然园林景观遗漏的另一番风味。无论是山还是水,或是树木花草,这些景观毕竟都是没有内涵的摆设,如果能加上人文情怀的特殊诠释,那就会让园林景设计更具丰满的效果。

  (一)艺术与技术相结合。不得不说园林景观是一门艺术,而且是一门立体艺术。艺术表现得好少不了技术的支持。园林景观设计需要对建筑物有长宽高的技术要求;对山水树木有深浅层次、色彩上的要求;对整体布局有位置、形状的要求。适当的安排组合,才会达到一种三度空间的美感。

  (二)科学利用自然资源。在法式园林景观设计中,注重利用自然资源是必不可少的一点。既表达了对自然资源的尊重,又体现了因地制宜的设计方法。在很多著名的园林景观设计中都曾体现巧妙利用自然资源这一点。如詹克斯时的“波动的花园”、克里斯多的“流动的围篱”等等。他们利用自然的大地、石头、冰雪、木头等为原材料;利用自然的大沙漠、荒废的废墟或是大片的森林和农场为衬托背景或是关注点。在利用这些自然资源的同时,不忘了加入人文的东西,做到人与自然的巧妙结合,做到来自自然又高于自然。

  (三)在景观设计中重视原有的人文环境。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经常会碰到存在设计基地中的原有因素,如原有建筑物、实地交通状况、习惯了的社会风俗等种种因素。如果原有的建筑物风格与园林景观设计风格正好吻合,那就提升了设计效果;如果原有的建筑物的风格与预期的园林景观风格有所偏差,那么就要考虑如何将原有建筑物与整体园林建设风格结合起来了。对于交通情况也是必须考虑的因素之一,要在原有交通状况的条件下,结合园林景观设计风格保证交通顺畅。最容易忽视的就是当地的民俗习惯,间景观设计中要考虑到当地对颜色、建筑、材料、形象的偏好和禁忌。只有充分考虑和准备到位,才能使整个园林景观设计达到最佳的效果。

  (四)合理选择园林景观的应用材料。在设计园林景观时必然需要选择应用材料,如植物、建筑原料、金属、栏杆、石材等等。在选择这些材料的时候,应该注意材料的品种、形状、质地、颜色,确保这些材料与要表达的主题是相吻合的。风格细腻的园林景观就不适合选择粗糙、豪放的应用材料。注意好这些细节就会减少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失误,使整体设计完美无瑕。

  艺术是人的精神的最高境界,它可以带来灵魂的感悟。在创造艺术的同时,艺术也在影响着人类。园林景观设计就是在创造艺术的过程,当艺术形成时,它可能带来比想象中更强大的力量。成功的园林景观设计使人们在精神世界和物质世界都能受益。那么,设计者就肩负着光荣而沉重的负担。既要有自己的创作灵感和风格,还要遵循一定的创作原则,利用合理的设计方法,将艺术与现实完美结合起来。一个好的园林景观设计师可能有多种设计方法和原则,但一个好的园林景观只有一个评价标准,那就是所有人的认同。

  在对风景园林进行设计的过程中,必须要充分考虑到整体性,园林设计的整体性其实指的是园林的主题性,它主要包括植物景观主题、娱乐健身主题、儿童主题、生态环境主题等。园林建筑主题不同,风格自然也就不同,不同的主题是不可以互相掺杂的,特别是有的园林面积比较小,是不可能在有限的面积内表现出各种原始设计。这在很大程度上使园林施工变得更加困难而且还增加了园林后期的维护费用,对于园林自身特色的形成也非常不利。

  风景园林的实际使用者具有一定的差异性。风景园林是不可能仅仅针对同一种人而开放的。事实上,风景园林实际的使用者可能具有很多的成分,包括老人、学生、上班族等。因此,在进行风景园林设计的时候必须考虑到不同成分的使用者所喜欢的各种元素,这就可能需要加强不同园林风格的设计,但是又违背了园林设计的整体性。所以设计者在进行设计的时候综合权衡利弊,也可以选择运用分模块的方式设计风景园林。

  随着我国社会和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文化的发展方向也越来越多,甚至有的园林设计是以猎奇文化作为主题的,它们的舒适感非常的差。因此,这种设计主题被很多城市规划所拒绝。园林设计最基本的要求就是能够给使用者舒适的感觉,尽管猎奇文化也可能会引起一些年轻人的兴趣,但因为园林景观是以儿童和老人为受众对象的,因此应该尽量避免使用那些无法为使用者提供舒适感的园林景观设计。风景园林的设计应该与大部分人的审美观符合。

  在对城市风景园林进行设计的过程中,还应该尽可能的实现和谐性,即风景园林应该根据一定的规律进行变换。但是,在目前我国风景园林中普遍存在一些风格不统一的园林,可能在同一个风景园林中既存在欧式建筑风格,又存在江南园林风格。风景园林不仅需要体现美,而且还应该体现和谐性。这就需要所设计风景园林的植物种类、建筑风格以及景观颜色的变换具有一定的规律,不会显得过于突兀。

  (1)尺寸。为体现出园林景观设计的人性化,需要合理控制空间尺度。在设施设置上,要与人体尺度和人的行为习惯相符,便于人们的活动,并感受到舒适。以座椅为例,要根据人体结构设计其高度与宽度,这样人在坐的时候才更加舒适,并获得放松。

  (2)造型。造型作为一种符号象征,需要利用造型将设计的特性与本质明确下来,让其变得具体。以西安园林为例,就非常注重对民风民俗的挖掘,如关中花馍、民间刺绣、户县农民画、鼓乐、剪纸、雕塑以及书法等,提炼出其中的有利元素,并和园林景观中小品的色彩、造型以及功能等融为一体,设计了有西安特色的园林景观。

  (3)在园林景观的人性化设计中,要将色彩和具体形象结合起来,可以增强表现特征与感彩,能虿生较强的精神影响。

  第一,情感设计。园林景观的情感功能通常表现在人文因素上,应发扬传统文化,掌握各种文化的特征与差异。园林景观的人性化设计,在满足人们实际需求的同时,还应关注老人、小孩等,再其使用设施的过程中,可以消除心理障碍,既安全又舒适,也非常便捷。第二,个性化设计。要充分结合不同群体的行为特征,人们在年龄层次、行为方式、心理等方面的差异,以及在活动时间与内容上的不同,如儿童游玩、市民表演和老年人晨练等。

  要将一些自然因素融入到园林景观设计中,丰富植物种类,确保人们在园林中,可以开阔视野,同时空间层次也要多,富于变化。进行绿化设计时,要将乔木、灌木、花草等进行合理搭配,提高其利用率,布置过程中注重高低有序、疏密有致,确保将每种植物的生态效益都发挥出来,让园林空气得到净化,并与光合作用保持协调。在现代园林设计中,绿色发挥着衬托的功能,在整体点缀上,一般选择红色、黄色等色彩,让园林布景动静结合,让人心旷神怡。

  园林中道路设计也非常重要,通过对道路的人性化设计,有助于人们更好的欣赏风景。在道路景观设计时,要注重其疏导人流量和分隔空间等功能,能够对人们的观景节奏进行有效控制。通常来说,园林中主路要保持平坦,而小路则应富于变化,要体现出丰富的层次感和质感,增强人们的空间体验。在设计道路走向的过程中,要与四周绿化景观结合起来,并根据人们的赏景的需求,围绕路边的景观来设计,同时要注意人们的视觉感受与效果。园林如果面积不大,里面景点不多,要在做好道路规划以后,对绿化进行设计,对园林中道路的高低、走向作出适当调整,让景点较少地段人流量能够降低,确保园林中人流压力得到缓解。或者是在路边设置亭、廊等设施,便于人们休憩和观赏景物。对人流较为集中和树荫处的道路,应选择放大设计的方法,设计园椅、圆凳,为人们提供休息的场所,从而体现出设计上的人性化。

  在园林景观设计中,不管是出于欣赏性、实用性的考虑,还是在现代建筑学上来讲,水景的人性化设计都是关键的环节。在园林水景设计中,需要对水景作出科学的配置,合理控制水位的涨落,确保常水位与高水位保持协调。在设计雨水通管时,需要重视整个水量的渗透,提升对水资源的利用率,在灌溉绿化景观的基础上,形成可持续化管理的水循环。为让园林水景设计更显人性化,可以设计渗透溪,通过这样的设计能够保证其常年有水,与绿化相呼应,并且可以让生态环境更加丰富,构建与自然更贴近的湿地生态圈。

  总之,对园林景观进行人性化设计,主要目的是让人与自然保持和谐,形成良好互动关系,逐步改善人们居住环境,提升人们的生活水平。因此,在园林景观设计过程中,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充分考虑到人的心理感受,结合园林景观的使用功能,最终构建人与自然和谐的园林环境。只有这样,才能让园林景观显得更加舒适、美观,为人们带来更加优质的服务。

  生态风景园林的建设有利于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在提供休闲娱乐场所的同时,对城市形象具有重要提示作用。生态风景园林是现代城市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在大量生态风景园林施工施工背后,暴露出较多问题,必须要采用适当的应对措施及时进行解决。

  作为自然生产力主体,应该构建多样性的风景园林,对绿地整体空间进行生态合理配置,健全景观生态结构,解决好保护与利用、改造与恢复的关系,保证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物质生产及信息传递的高效进行。

  在规划中应把风景园林系统当作一个整体单位来思考和管理,达到整体最佳状态,实现优化利用。

  进一步增加风景园林内物种的多样性,提高风景园林生态系统功能,维持生态平衡发展,构筑具有区域特色和个性的绿色景观。

  利用风景园林植物的环保作用,例如水生植物和生物的分解循环作用,实现防污治污的目的,并通过风景园林建设防污治污设施,达到风景园林的美化与治污功能的双重作用。

  生态风景园林的施工单位和设计单位通常是分开的,这样就使得施工单位在进行施工的时候会出现对园林绿化建设设计思想不够深入了解的情况,很多的施工在进行的时候和设计人员缺乏一定的沟通,这样就使得园林设计人员的设计思想在施工中很难得到体现。很多的园林绿化施工单位在进行施工的时候经常存在着对绿化工程重视程度不够的情况,在施工中经常不会编制一些栽植计划,没有合理的组织和调配施工人员和施工材料,这样就出现了施工中没有按照相应的园林景观质量标准和技术措施来进行施工。

  在生态园林景观工程中存在着各个单项工程在施工中缺乏很好的沟通,在施工中也不进行相互的协调,这样就会导致园林景观工程中绿化工程、水电工程和土建工程之间经常会发生一定的冲突,这样就使得工程的进度受到影响,完工的时间也会出现延长的情况,这对于施工企业来说带来的影响是非常大的,会影响施工企业的市场信誉。

  生态风景园林绿化工程设计图纸是工程施工与验收的主要依据,其设计效果将直接影响到园林绿化工程的整体景观效果。设计图纸是整个设计的核心,也起到了主导的作用,如果不严格根据图纸施工,将会严重影响施工的效果。这要求结合工程整体功能需求与各项设施的具体布局,来审核工程设计图纸,这也是确保整个工程质量的基础。

  从本质上来看,方格放线网法并不是一种精确的方式而是一种大概的、预算的方式对植物进行布置。在实际的工作中方格网放线法会受到较多的干扰例如地形、地域等因素。除了客观影响还有主观影响。在放线的过程中操作者能否进行准确的判断,也将直接影响放线)平板仪联合法

  平板仪联合法相比方格网法其准确性更高。利用平板仪联合法进行施工主要是通过平板仪完成目标点方向的确定然后利用测量工具把要求的距离划定出来。这种方法在平面的生态风景园林的布局放线施工中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但是在某些特殊情况下还会受到一些因素的影响。例如平板仪需要在平板上放置设计图纸的前提下才能进行放线工作,从而导致平板仪受到天气变化带来的影响不利于平板仪的稳定性。特别是在雷雨天气时施工工作往往会因为图纸被雨水淋湿而导致中断。

  风景园林土壤质量的水平严重影响着植物的生产,所以必须从科学的角度出发做好土壤质量的检验工作,要保持土壤具备足够的营养成分;然后采取相应的施基肥、消毒、客土等措施。特别是土坡土壤的客土质量、施入量、翻挖深度、地形的平整度、基肥的腐熟程度等都要符合相关质量要求。

  在生态风景园林工程的施工过程中其施工方法和施工工艺是构成园林工程质量的基础。生态风景园林工程的施工过程中对于所投入材料的质量,比如:苗木质量规格、铺装材料、控制设备、土方质量、亮化设施、各种管线等不符合质量要求,那么风景园林工程的质量就很难达到工程质量的要求和标准。

  在生态园林施工所用植物运出前,为了保障植物的成活率,在工作中必须按照起苗、调运等相关措施将植物打捆、包扎,进而方便运输过程。在生态风景园林景观施工中,土壤质量直接影响植物生长,所以必须从生物学角度,保障土壤质量,让土壤质量拥有足够的养分,保障施工质量。尤其是土壤土坡施入量、客土质量、地形平整度等都必须满足园林施工质量标准。在生态园林景观设计中,施工工艺也直接的影响着生态园林工程的质量,所以对材料的铺装、苗木的规格、以及设备控制等都必须满足施工材料标准,从源头上避免由于材料的不达标而对工程质量造成影响。

  绿化建设要做到“三分建、七分管”。好的园林作品,不仅需要精细的施工建设,还需要精心的管护。在园林绿化建设中,要努力做到:①在城市内公共场所搞好绿化宣传知识,提高全民绿化环保意识。②建立健全绿化管理体系,努力做到一个分区一支专业队伍进行养护管理。③加大资金投入和监督力度,保证绿化工程施工质量和效果。

  生态风景园林施工过程中,要从园林的生态效益出发,严格按照施工工艺进行施工,在确保风景园林工程建设质量的同时,要尽量减少资源浪费,注重先进管理手段的使用,确保生态风景园林管理水平的提升。

  [1]邓仁玮,张大勇.浅谈生态风景园林施工中的关键问题[J].包装世界,2014,(3):10-11.

  [2]邵庆娜,高永.生态风景园林施工中关键问题分析[J].商品与质量・建筑与发展,2014,(4):257-257.

  在传统风景园林建筑设计中常推崇的结构形式为“宜藏不宜露、宜小不宜大”,提倡园林建筑结构与自然环境相互融合,即园林建筑布局、结构风格设计时,需要与场地原有地形相互协调一致,则为园林建筑适应场地原有地形。此外,园林楼亭建筑设计中,常通过廊连接各个楼亭,不破坏原有建筑风格。

  而现代园林建筑结构设计时,首先需要考虑园林周边地形起伏,采用埋入式建筑结构可与周边地势、自然景观等协调一致。例如,在杭州西湖博物馆整个结构以埋入地下式为主,其顶部采用绿植种植在起伏地表面,形成一种建筑与湖滨绿化带自然融合,以不破坏自然环境为根本,内敛含蓄的隐藏在环境中。

  在园林建筑设计时,可以将建筑和周边地形放在一起设计,形成清晰的建筑轮廓线,提高园林建筑的艺术效果。因此需要提高对园林建筑风格、结构轮廓、周边地形三者之间的研究。在风景园林建筑设计时,需要充分考虑地形与建筑风格的关系,以形成完美的天际线,提高园林建筑的设计效果。

  当园林建筑设计时,若地形的起伏状况超出建筑结构的尺寸时,则形成建筑结构以周边地形为背景,即建筑为图、自然环境为底;若地形起伏尺寸与建筑结构相一致时,需要使建筑结构适应自然地形,即园林建筑因地制宜。而对于沙漠风景建筑是模仿自然山体姿态,其建筑风格如高山耸立,从而与平坦的沙漠形成鲜明的对比,但是建筑材料与沙漠元素基本一致,又形成了建筑与自然的融合。

  根据笔者多年园林建筑设计经验可知,地形可以与建筑有效几何形成空间风景,且可以利用地势遮挡建筑结构设计中的不足。因此,在建筑结构设计中,园林设计人员适当改造周边地形,指引人们的实现,确保人们欣赏到风景园林的完美风貌;同时,还可以利用地形地貌对建筑结构进行划分成不同的结构。

Copyright © 2012-2018 平博·(PINNACLE)官方网站 版权所有

浙ICP备14009451号-1